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中国  •  厦门
时间:2020年7月02-04日
车联网


沈孟华:重构停车行业生态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18-11-29
关键词: 智慧停车 智慧出行


  

我们都知道解决停车难的互联网公司特别多,但我们又会发现非常多的互联网公司做的非常头疼。这里面会涉及到比较关键的问题,停车场是有“双重属性”的,快进快出、字计费准确、物联网化、体验好。作为用户入口也非常关键,很多互联网公司把车场作为用户的入口,里面会有智慧停车、智慧出行、汽车后是后市场、智慧社区、导航、支付。政府从城建、交通、公安等角度需要数据的接入,所以是互联网的的属性,从支付方面有阿里、腾讯、银行等非常多的企业在接入,所以这个行业非常热。

 

但目前,全国300多个地市没有一个城市、方案商把它做到了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像厦门这种300多个地级市,没有一个城市方案商可以做到,连我们行业非常但的公司都做不到,所以会有深层次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话题。
 

在我们这个行业靠卖设备获取收益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个行业是作为用户和数据的入口肯定会被互联网公司盯上,互联网公司后面是资本,资本跟卖设备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解释一下条块格局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停车场是属于资源型的。

 

停车难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一定要顶层设计,没有顶层设计项目是做不好的,单独从任何一个纬度去做都是做不好的。这里有很多诉求,政府有政府的诉求,方案商是中间力量,方案商也有方案商的诉求,项目真正落地的坚实力量是行业传统的分销环节。还有停车场的经营主体(物业、车场),车主也有车主的诉求。从车主—车场—分销商—方案商—政府部门、利益方是一个生态,如果生态没有整合好的话项目肯定是做不成的,大家会做的异常辛苦。


        我个人判断未来会有几点属性:1.互联互通;2.支付要好;3.打破条块格局;4.实现物联网化,一定要把前端设备的状态推送到相关管理人员那里去,不会像原来一个电话过来说总有几部车进不去,这种是比较不好的体验,我们要做到的是只要连续有商家识别不太理想会做出预警,分管的管理人员APP上就会收到信息,可以点一下手机获取照片,一看可能是摄像机歪了也有可能是补光没有补好,甚至车牌脏了,一定要做到物联网。行业是用户价值、数据价值,这是属于我们后面会讲的闭环问题。停车场会融入到智慧社区、汽车后市场城市大生态里,单独作为系统存在。城市级多元化平台是重构行业生态的基础,最重要的是重构行业生态的核心是需要创造整体收益。因为车场的资源是非常分散的,你要做城市级的智慧城市,意味着必须有海量的车场、大部分车场是在批台上的,不然就没有意义了。会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在一座城市只能占到5%15%20%,并不构成气候,所以用户价值得不到凸现。

 

做好智慧停车有两个难点:1.构建城市级生态级的平台,因为车场做的是未来的场景、未来的生态,如果我们对未来的场景、生态没有清晰判断的话今天构建的平台、模式是不能满足未来需要的。要构建好未来的场景、生态需要对未来有好的预判,也需要有宏大的格局以及前瞻的理念。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说这是技术问题,其实我觉得不只是技术问题。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理解的4-6-8现象和4-6-8理论,如果要在城市里要达成气球必须要有40%的车场占有率才能形成小气候,如果能够达到60不能的可以达到大气候,如果能达到80%的车场占有率可以做绝对气候。很多互联网公司做不到这一点,达不到大气候,商业闭环闭不好,用户价值难得到凸现。

 

所以我们需要破局,有理念的模式、模式的破局、产品的破局。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思路都蛮简单的,有一个好想法觉得是用户入口没有错,融了一些钱就想我有钱你肯定搞不过我,所以就想把别人给灭了。我觉得这种思路是比较受局限的,厦门非常特殊有几家做的比较好的都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谁很难把谁给灭了。因为车场是特殊重资源市场,所以理念一定要破局。我做过判断这个行业谁最后胜出,是你能够创造更多的增值收益同时钱还能合理者胜出,我做过判断到明年很多送都送出不出去。跟我们合作的互联网公司非常多,我们公司有整套的设备,他们的反馈就是送都很难送。
 

模式也要破局,行业很多人希望吃毒视,我个人感觉是很难消化好的,基本上是消化不良的,所以吃独食的会走的异常艰辛,一定要照顾很多人的利益,互联网的出现是让大多数人变的更好,而不是让大多数人觉得特别别扭特别难受。

 

产品破局很简单,要把城市大多数车场融的平台上来,就一句话有很多人愿意和你合作。其实有时候你给别人钱人家也不一定会跟你合作,因为你只是一个出口,小区里可能有很多业务可以做,但你做着做着的话客户都没了,所以你不能触犯到别人的利益还能给别人更多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才能和你合作。所以你要给到别人好处,目前有很多公司走给你补贴的路。另外有一种模式是合作方式,可以创造增值收益,做大了以后把大头给你我拿小头,同时我不会触犯你原来的利益,不会动你的客群关系也不会把你的客户做成我的客户。我不会动到你原来的利益同时给到你更多的好处还给你减少麻烦,在这种条件下是有合作基础的,其实思路是比较倾向于这一块儿的。烧钱模式在我们行业是很痛苦的,因为我们行业体量非常大是以百万为单位,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资本是不会投入的,并且我们行业是工程类的项目,周期特别长,利益博弈环境,有时候送给别人都不要。因为你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利益又没有重构更合理的生态利益,这是目前互联网公司比较头疼的运用。所以可以有破有立,打破原来的利益再重构更好的商业生态利益。
 

简单介绍一下行业的三个阵营:1.传统卖产品赚差价;2.传统产品转向互联网企业;3.互联网跨界,当做用户和数据的入口。更多细节我就不展开讲了,但是互联网公司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缺点,我整体感觉它们闭环没闭好。

 

行业里有两个闭环:1.大闭环。2.小闭环如果互联网公司没有深刻了解的话我可以判断基本做不好,我跟非常多的互联网公司做过沟通,他要找我合作我就会判断他能走多远,大闭环是作为数据和用户入口是没有错的,小闭环就是单个车场方案是要引领行业要好用,而且不烧钱。最终谁会胜出是你拿到车场时的增值收益能力最强同时又非常合理才能胜出。

 

车场的特质也分享一下,我们行业互联网公司很多,但行业特殊一定是先有B端才能C端,一定先有车场资源才能拥有车主作为C端用户。很多互联网公司直奔西端去的,但跨度非常大,你的车场资源都没有哪里C端?一定是先获取B端才能获取C端。另外工程类的项目的周期比较长,不像滴滴、快滴广告一推一夜之间百万级的订单就下来了。但城市里要拿下40%60%80%的车场资源非常难,周期更长,所以很不容易。利益链条也特别长,罗总做永安时做的很棒,他这一点肯定很有感触的。所以这几点是车场的特质,如果没有深刻理解的话会做的很纠结。所以不能吃独食,吃独食会比较难,小城市还可以大城市此路绝对不通的,有两个闭环,大闭环和小闭环,只有把小闭环做好了才能获得很长的车场资源才能有海量的用户,有了海量用户以后做APP以后的数字价值对互联网公司来说特别容易。但获取资源很难,跨界杀进来的对方案本身的沉淀、理解是有限的,并且重心不在这边,硬件设备是没有深入跟平台打通的,所以体验感也不是很好。理念决定他们比较喜欢用烧钱的模式,烧钱的模式会走的比较辛苦,所以增值收益决定胜负,单车场实现收益闭环,增值收益能力越强越好。只有把大闭环、小闭环同时打通项目才能成功。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想做城市智慧停车的人必须要打通,不打通就会走不通。

 

模式破局有三个关键:1.生态平台,模式一定要坚固到很多利益;2.顶层设计,要做城市级的智慧城市,一定要站在城市的角度考虑;3.单体实现收益闭环。
 

模式破局有三个关键:1.生态平台,模式一定要坚固到很多利益;2.顶层设计,要做城市级的智慧城市,一定要站在城市的角度考虑;3.单体实现收益闭环。

 

我们讲讲增值收益,刚刚一直在谈单个车场要收益闭环,其实收益主要是两大块:1.广告收益。2.用户价值。广告收益里面有几块:1.道闸;2.安全岛;3.地库。用户价值是比较慢的,因为海量用户的形成就要有海量车场,所以海量车场形成比较长基本要3到5年。在任何地级市里想把40%到60%的车场一年内接到平台都是空话。用户价值后期确实非常高,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出行都是万亿级的市场,汽车后市场也是万亿级的市场,智慧社区的蛋糕也很大,但跨度这么大怎么跨过去?一定要把单个车场搞清楚。

 

我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开发一款视频广告道闸,起的名字叫“钱多多”,这款产品可以带来很多增值收益,基本上会切成6块;物业出一块拿走一块;谁出钱谁拿走一块;谈车场的分销商、设备维护的拿走一块,我们想重构社会生态,是我来了要让你的过的更好。做城市级的智慧停车需要推动城市的政策落地会拿走一块,运营广告会拿走一块,我们只会拿走很小的一部分,不超过15%。

免费参观
合作酒店

指导单位:新华网、中国投资协会、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惠军工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物联中国团体组织联席会

联合主办:北京物联网学会、 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 河南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湖南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陕西物联网产业联盟、 福建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山西省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 物联网创新联盟、 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 工业4.0俱乐部、 青岛市物联网协会、 无锡“感知中国”物联网商会、 珠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宿迁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台湾物联网协会、 香港物联网商会、 江西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

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宁波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工业4.0俱乐部、 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智慧物联专委会

特别支持单位:华为

协办单位:阿里云

承办单位: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厦门中传物联网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厦门中传商务有限公司

沈孟华:重构停车行业生态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由之路车联网,媒体中心,2020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Copyright © 2018 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闽ICP备18006977号-1 厦门中传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