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中国  •  厦门
时间:2020年7月02-04日
媒体中心


【展商快报】为纳光电携纳米防伪标签、纳米防蓝光膜亮相央视创业英雄汇!

发布时间:2019-10-30
关键词: 为纳光电 防伪标签

光学膜看似普通,它广泛应用在显示、汽车、建筑、服装、包装和防伪等领域。现代纳米光学技术则能够赋予光学膜更多的新颖功能,是学术界和产业届的共同焦点。新型纳米光学膜被认为是下一代更加轻薄、高效、节能和智能的物联网器件必要组成部分。纳米光学膜的制造离不开光学结构模板和卷对卷纳米压印工艺。其中,模板结构就如同芯片一样是整个产业的核心环节。


深耕纳米光学技术数十载,为纳光电系统掌握了纳米光学技术的模板设计、模板加工和卷对卷纳米压印工艺的完整产业链。此次路演我们带来了纳米光学防伪膜和蓝紫光过滤膜两款产品。这两个产品都利用了精细到100纳米(10-6毫米)的光学结构实现对入射光的调控作用。这些纳米结构就如同琴弦一样,被不同频率和偏振态的入射光子“拨动”,展示出不同的光学效果。

纳米光栅结构



为纳光电的纳米蓝紫光过滤膜是真正意义上的防蓝光膜。相比传统光学膜,它具有镀膜层数更少、成本更低和防环境光镜面反射等优势,更具有透光和反光双通道过滤蓝紫光效果,可保证白天使用不时反射太阳光。

纳米防蓝光膜


市面手机膜反射


里面蓝光不透 

外面蓝光不反 

有害蓝光两边走!


纳米偏振变色防伪膜具有独特的防伪手段。它克服了传统光学防伪技术门槛低、效果雷同和判据不明确等缺点。具有:工艺门槛高--其精细度是现有技术的十倍;判据可依--其纳米结构的偏光变色效果明显区别于现有全息衍射光变;检测工具通用--只需用手机白屏照射标签就可以看到独特的变色效果,做到人人可以参与防伪识别。

自然光中衍射效果



手机白屏偏振变色效果


  “为纳光电”的背后

 2002年,在中科院攻读博士期间,叶志成开始从事纳米光学的研究,那时他敏感的意识到:“纳米光学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韩国工作期间,叶志成为实验室开拓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新方向,而他看中的正是其“应用”价值。2008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时,受限于实验加工条件,叶志成面临着研究方向的抉择。


经过对科研现状和应用市场的大量和深入的调研,并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积累和实验室条件,叶志成决定将研究方向转向高效率显示器件。利用纳米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做出低损耗、无吸收的彩色滤光片和偏振片,大幅度提高手机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延长待机时间。一台智能手机,目前技术能实现的最长待机时间通常是1-2天,而纳米光学膜技术可以将它提高一倍。在叶志成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非常大”。因为这些光学膜技术长期被西方企业垄断,致使膜价格昂贵,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高效节能纳米技术、彩色滤光片和偏振片的集成上,叶志成已经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高级学术期刊上,连续获得多项国家基金的资助,并且已经和国内的知名显示企业开展产业化合作!


目前实验室做出的样品已经可以作为商业母板。从科研用样品到商用母板的探索过程是辛苦的,要兼顾科研前沿性和实际应用的量产问题。“但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掌握每一个理论和实验细节,才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当时,光学纳米膜技术也吸引了很多企业,但大部分都停留在技术消化阶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生产,更别提新型能的探索研究了。对叶志成来说,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是最有意义的事,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在他看来,把研究跟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高水平的研究”。把研究成果投入到资本市场,才能彰显科研的作用,同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于是,叶志成找来对纳米技术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组建公司,目标就是“以纳米加工为依托,做国际领先的纳米光学膜开拓者”。2013年,为纳光电成功落地厦门。“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碰到了很多困难,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叶志成坦言。一开始收到的反馈大都不尽如人意,公司要加大科研力度,升级技术,又要克服资金短缺等问题,就是在种种压力下,叶志成和其团队对产品的定位完成了几次战略性调整。


一次有个朋友谈到,一种著名产品被仿冒的越来越多,防伪技术似乎作用不大。叶志成意识到“可以用我的纳米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做到真正的防伪!”因为为纳光电的工艺已经达到了百纳米量级以下,不可能被轻易模仿。更重要的是,基于纳米光学的科研积累,叶志成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防伪效果。于是为纳光电开启了纳米防伪新时代。叶志成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一个好的应用,肯定会有好的文章,好的文章和好的应用是和谐统一的。”2014年,有关新型的偏振变色3D防伪膜的文章发表于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并被国际显示会议评为3D显示热点文章,美国网站Daily News和Phys.org还专门做了特刊报道。叶志成即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证卡会议,并做口头报告。

  • 有学生问:“老师,您天天在曝光,天天在光刻,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样品啊?已经有效果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做?”
  • 叶志成的回答的成了实验室的经典语录:“光刻工艺刻的是寂寞。当你一步步的优化实验,样品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时,你就能明白坚持的意义了。”
  • 坚持,有时让人喜出望外。

 

 做工艺,必须静下心来,任何细微的东西都不能放过,信念和耐力都是不可少的,唯有用匠心才能打磨出好的样品,才能使学术研究成果大放光彩。叶志成总是告诉学生们,“要潜心做学术,匠心做工艺”。学术与工艺相得益彰。作为师者,言传身教。在叶志成的影响下,学生们深受熏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沿着一个方向坚持做几年,你可能是行家;坚持十几年,你可能是专家;而坚持和努力一辈子,你就成为了大家。


活动推荐


IoTF 2020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时间:2020年7月2日——7月4日

地点:中国·厦门


现在参展报名通道已全面开启,即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报名预付款即可享受8.8折的早报名价格,附赠展商头条专访报道一篇。


参展热线 

TEL:0592-5806777

E-mail:info@iotfair.net

免费参观
合作酒店

指导单位:新华网、中国投资协会、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惠军工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物联中国团体组织联席会

联合主办:北京物联网学会、 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 河南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湖南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陕西物联网产业联盟、 福建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山西省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 物联网创新联盟、 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 工业4.0俱乐部、 青岛市物联网协会、 无锡“感知中国”物联网商会、 珠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宿迁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 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台湾物联网协会、 香港物联网商会、 江西省物联网行业协会、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

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宁波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 工业4.0俱乐部、 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智慧物联专委会

特别支持单位:华为

协办单位:阿里云

承办单位: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厦门中传物联网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厦门中传商务有限公司

【展商快报】为纳光电携纳米防伪标签、纳米防蓝光膜亮相央视创业英雄汇!媒体中心,2020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8 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闽ICP备18006977号-1 厦门中传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